黛妃與女皇 繁英多國語言字幕版(台灣原版DVD一片裝此片售價150元) 軟體簡介: 中文片名:黛妃與女皇 英文片名:TheQueen 台灣上映日期:2007/02/02 國別:英國、法國、義大利 類型:劇情 本片獲威尼斯影展女主角、劇本獎 導演:史蒂芬佛瑞爾(裸體舞台) 編劇:彼得摩根PeterMorgan(最後的蘇格蘭王) 演員:海倫米倫HelenMirren(家變)、麥可辛MichaelSheen(決戰異世界) 發行公司:米拉麥斯(美)、甲上(台) 劇情撮要 戴安娜皇妃於車禍中喪生的消息震驚全英國的人民,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沒預期到群眾的反應會如此激烈,並與皇室成員退避到蘇格蘭行宮。對新任首相貝理雅來說,領導層對人民的安撫刻不容緩;面對情緒接近失控的群眾,他努力地重建人民對英女皇的信心... 故事簡介 1997年9月1日全球醒來,即被一場車禍嚇呆-著名的戴妃,即英國皇儲查理斯皇子的前妻戴安娜,於8月31日在巴黎撞車喪生。儘管英國皇室和戴妃家人都想低調處理,傳媒當然不會淡然了事。更重要的是,這宗意外令英國政情起了暗湧:英國人民對戴妃的愛戴,令他們感同痛失親人,出名內斂和遏抑情感的英國人缺堤,所有對保守的皇室不滿的情緒,隨著這位「人民皇妃」之死一下子爆發出來。 面對這場可大可小的政治危機,剛以壓倒性姿勢上任的年輕首相貝理雅,向英女皇提議舉行一場公開的葬禮。他充滿同情心的姿態贏得廣泛認同,報章上甚至出現「貝理雅拯救皇室」的標題。而早成為眾矢之的、被視為令戴妃抑鬱的罪人查理斯亦支持貝理雅,希望能藉此避開公眾的矛頭。但這冒犯了一向高高在上的英女皇;她完全預料不到,一位已非皇室成員的女子,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,皇宮甚至收到謾罵的電話。 無論如何,公開葬禮已開始籌備。貝理雅進一步提議違反禮節的下半旗,但這停止不了不斷蔓延的憤怒,傳媒對皇室的批判越來越尖酸刻薄。貝理雅要求正在蘇格蘭行宮度假的英女皇返回倫敦面對群眾,英女皇卻不甘屈服,她認為民眾會一如以往,很快便淡忘此事,皇室政權又回復穩固。 不過,事情似乎不如英女皇所料。英國人民的思想已經改變,英女皇的統治手段已不合時宜。被吹捧為邱吉爾第二的貝理雅,再向英女皇提議一個計畫,從而平息民怨,解決這場政治風暴... 題材與劇本 戴安娜皇妃於1997年8月31日魂斷巴黎,而沒想到人預計得到這竟令英國皇室出現一場政治危機。事實上,自從跟查理斯皇子離婚後,戴妃的魅力不減,她的行蹤被傳媒廣泛報道,堪稱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名女人之一。而她的死牽動著英國民眾的情緒,英國人藉著此事把多年來的壓抑和對政府的不滿一併發洩出來,而且好像一發不可收拾。 當然,戴妃跟埃及富商男友多迪雙雙喪生,事件疑由狗仔隊追訪引起以及戴妃死前懷有身孕等種種傳聞,令這場意外更添神秘色彩,但這並非出品人ChristineLangan和AndyHarries開拍<英女皇>的原因。他倆最近出品了史提芬費雅斯執導、彼得摩根編劇、談論貝理雅、白高敦和新工黨的電視劇<TheDeal>。<TheDeal>的成功令他們希望跟史提芬費雅斯和彼得摩根合作。而今次<英女皇>的焦點,將放在守舊的傳統英國皇室,與作風新派、注重親民形象的首相貝理雅之間的衝突。 Langan說:「Andy、彼得和我打算拍一齣關於大不列顛政權的電影,英國皇室和他們處理戴妃之死的手法,這明顯是個很好的題材。戴安娜在生時一直是英國皇室壓力的來源,而她的逝世亦成為英國皇室過去五十年來遇到最大的挑戰。」對Harries而言,重點則放在英女皇和皇室成員如何反應戴妃之死。他說:「叫我著迷的是...一位年輕皇妃怎樣挑戰日漸僵化的皇室。戴安娜擁有一股超凡的魅力,我很記得她剛逝世的那一星期,那氣氛古怪至極點-皇室似乎束手無策,不知道應怎樣反應。然後他們才開始悼念她,到底當中有幾多真情,幾多假義?」 對編劇彼得摩根來說,他的職責是盡量貼近現實。他說:「英女皇為保護威廉和亨利兩位皇子,於是撤走皇宮內所有電視和收音機,懵然不知宮外群情洶湧。在戴妃遇難至舉行葬禮之間的一星期,英國上下瀰漫著一股強烈的反皇室情緒,傳媒更在火上加油。」 寫實管寫實,一齣電影必需要震撼觀眾的戲劇張力。「故事吸引人之處,其實是背後發生的事情。」Langan說:「當時新政府內閣剛組成,選民和政客的期望甚高,然而花了數月首相貝理雅仍未有漂亮的姿勢。」但突然之間,威爾斯皇妃意外身亡,貝理雅找到了落地點。「<英女皇>的其中一個核心,是首相與女皇的關係。世襲皇朝君權與自由選舉力量對比下,發展成一個關於政制、領導層、女皇與首相權力如何平衡的故事。」Harries說:「一邊廂,皇室成員躲到蘇格蘭避世;另一邊廂,年輕、有魄力的貝理雅對民情迅速反應。可以說是貝理雅逼皇室面對群眾和傳媒的聲音,而這舉動某程度上拯救了皇室的未來。」導演史提芬費雅斯表示,<英女皇>是關於新舊世界的衝突。「這套戲談論的是『傳統』,一種同時是英國的強處和弱點的思維模式。」 而這齣電影最受注視的,相信是它能否通過電影審查,如實反映英女皇私生活裏的一舉一動。為此,彼得摩根撰寫劇本時,有一隊研究員負責篩選來自四方八面的資料(如不同人士的報料),搜羅關於皇室家庭的報章和電視報道。同時,他們邀得兩位來頭不少的皇室顧問:第一位是舉世知名的作家RobertLacey,他以客觀和詳細的角度出版過英女皇首本傳記(1977),以及摩納哥皇妃嘉麗絲姬莉(1982)、英國皇太后(1987)和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(2002)的傳記。而另一位顧問是備受尊重、雜誌<Majesty>的主編IngridSeward,她一直是評論皇室人員的專家,更曾於1997年取得與戴安娜會面的獨家機會,其後寫成兩本暢銷書。 題材如此敏感,編劇需要盡量中肯,例如得小心編排英女皇在私人時間時的對白。Morgan說:「毫無疑問,作為一位編劇,我不得不推測一些事情,但若果能夠,譬如說,跟在戴妃出事當晚跟查理斯說過話的人聊聊天,推測起來便沒那麼費力了。總之,能得到越多零碎資料,便越易斷定情報的真確性。」 存檔影帶 電影無疑是一個創作的空間,但因為劇本題材,攝影師AffonsoBeato和美術指導AlanMacdonald必須如實重現歷史。跟<TheDeal>的做法一樣,導演史提芬費雅斯運用了現有的存檔影帶;這一方面,他邀得著名的紀錄片導演AdamCurtis來幫忙。AdamCurtis於2005年以探討恐怖分子蓋達和美國政府反恐戰的紀錄片<噩夢的力量:恐怖政治的冒起>(ThePowerofNightmares:TheRiseofthePoliticsofFear),被選為當年康城影展「特別選映」的作品,獲得國際間如潮好評。今次是他繼<TheDeal>和<歌舞廳最後一夜>後,第三度與史提芬合作。 「我們希望令觀眾覺得,雖然戴妃已死,但她的影響力依然無處不在,」史提芬說:「存檔影帶裏有無數電視上從未曝光的片段,Adam不但帶給我們選片的敏銳觸覺,更對在哪兒找到好片段瞭如指掌。我們當然需要一些大家熟悉的片段,如彭雪玲在大選翌日開門時穿著睡袍那些,但亦同時需要給觀眾新鮮感。這是Adam絕對勝任的東西,他把兩三段片段串連一起,讓你一氣呵成地了解事情的始末。」 出品人AndyHarries和攝製隊特別留意會引起憤怒和議論的情節,但導演和編劇均堅持自己的取向並無惡意。「我們確保所有事實都呈獻出來,我們背後沒有任何政治動機,劇本絕無偏袒共和黨。這齣戲最厲害的,是那大無畏的精神-製作以當今皇朝為主題的電影!」 史提芬說:「這套電影將會引起議論紛紛,人們的期望與此戲實際上的表現會有很大差距。我預料記者會盡在挑錯處,不過此戲根本不會惹這種麻煩。決定拍這齣戲可能『冒犯』了某些人,但其實它的內容並非揭私隱或爆誹聞。叫人眼界大眼的,是我們把英女皇當作一位女性,而非一位君主。」 選角 選角方面,英女皇的角色由英國演員海倫美蘭擔任。她很高興能取得這角色:「<TheDeal>拍得出色極了,所以我知道<英女皇>也錯不了。」儘管經驗豐富,但她依然向拍檔米高辛和語言顧問PennyDyer徵詢意見。為了與飾演其他皇室成員的演員建立默契,開鏡前她積極地集合一眾「家人」,讓大家習慣大家的聲線。 由於扮演一位真人是極大的挑戰,她亦小心翼翼,於真實與戲劇之間取一個平衡。「我希望觀眾相信我就是她,但同時帶著想像力跟隨情節。如果模仿得太維肖維妙,真實會蓋過戲劇的趣味。」她又道:「我要飾演英女皇,真的令我前所未有地緊張。」有很多事情必須盡量模仿,如髮型、手勢、站姿、步姿及聲線等。「我的車裏有英女皇的照片,我又不時翻看有關的錄影帶。研究得越仔細,便越覺得英女皇不平凡-幾乎沒有人不認識她,她的內心卻依然神秘莫測。跟貝理雅不同,她是內斂的,但這不是退縮或迴避,她的內心堅定、自信、自律。」 而能夠跟史提芬費雅斯合作亦是她接戲的原因之一。「史提芬就像一個指揮家一樣,他彷彿聽到電影奏出的聲調,以一雙手指揮每個情節的演出。」 米高辛於<TheDeal>中同樣扮演英國首相貝理雅,獲得好評如潮,但今次<英女皇>的演出並非毫無挑戰性。「今天的貝理雅無疑更謹慎和深思熟慮。在戴妃死前四個月的選舉中大勝令他信心大增,但作為一個新首相他依然要摸索處理手法。到了戲末他已成長,具備大人物的信心和風範。」 跟女主角海倫美蘭一樣,扮演真人這個挑戰,令米高辛接拍<英女皇>。「模仿真人需要由外表開始。我看了大量關於貝理雅的錄影帶和文章,也跟別人討論過。我不單是扮他這個人,還希望從一些細微之處表達他的想法。飾演真人需要做大量資料搜集。」 今次是米高辛第三度與導演史提芬合作,「史提芬會不斷催谷你發掘新事物,當然你會獲益良多,但這不算是一個叫人舒服的經驗。你會明顯知道他在控制你,但因為你信任他,所以你不會不快。」認真以外,<英女皇>也有輕鬆幽默的一面。「劇本裏也有大人物日常生活的情節,像貝理雅坐在電視機前吃意大利麵。這些場面常令人感到詫異和惹笑。藉著交插的家常和工作的情節,電影才更顯真實。」 令人驚訝的選角,也許是飾演英女皇丈夫菲臘親皇的占士甘維爾。占士打趣道:「找一個美國人做菲臘親皇?簡直為世不容!」他說:「也許令史提芬信服的,是我在白宮一次世界自然基金會活動的表演中,親身見過英女皇和菲臘親皇,對菲臘親皇的說話和舉止略知一二。但其實我大部分時間都靠劇本。」他又表示對這齣戲最有興趣的,是怎樣在演出背後添加人性。「找出那人性特徵,意味著你要憑自己的尺度作出選擇,那些選擇,有可能在那種位置的人物作出的抉擇不同。」 「就我來看,菲臘親皇是個必恭必敬、十分清楚自己位置的人,他懂得甚麼時候說甚麼話。但也有些事情是無人知曉的。到底皇室一家的問題是誰的錯?英女皇是否為了皇位而把母親的職責交托菲臘親皇?菲臘親皇是否未能給予查理斯足夠的愛和包容,令他變成另一個人?但我不能批判菲臘親皇,因為這樣做令我便是一個旁觀者而非菲臘親皇,難以投入角色。」 貝理雅妻子彭雪玲由海倫麥歌莉飾演。坊間有關彭雪玲的文字很多,但大都具批評性及非常單一化,彭雪玲說話的錄影帶可謂絕無僅有,連彭雪玲有份說話的電影也少之又少。「我很同情彭雪玲,」海倫麥歌莉說。「傳媒覺得她形象不討好,所以對她的評論並不公正。其實她是一位非常聰明、事業上非常成功和專業的人權律師。」她表示,慶幸自己今次能演繹彭雪玲鮮為人知的一面:「彭雪玲其實是個很體貼的母親和妻子,比媒體所述的那個第一夫人更有才華、更敏銳、更大方得體,也更富幽默感。由她的身體語言可看出,她別具魅力,很愛笑,與陌生人相處時很自在,很多時候她都比貝理雅更先接觸人群。」 取景與服飾 <英女皇>主題之一乃舊世界的傳統規範,跟新世界的情感泛濫的互不相融。這個題材貫徹在整齣戲之中,包括燈光、鏡頭角度、美術設計以至服裝。 這齣電影的一大功臣,是巴西攝影師AffonsoBeato。依照導演史提芬的指引,他使用35毫米拍攝皇室人員,影貝理雅時則用超16。「35毫米比較穩定、靜態和壯闊,超16則更富活力和質感。我們希望兩個世界對比強烈:一邊廂端莊高貴,另一邊廂現代瘋狂。」 Beato面對的挑戰之一,是電影的時空。「故事只是一個星期左右的事,但攝製時間超過兩個月。控制室內布景倒還可以,要維持外景調子統一就不容易。我但願能遇上更多大晴天,可惜我們是在英國拍攝,天氣永遠是個難題。」 在美術設計和取景編排下,皇室世界的僵化乏味,與貝理雅伉儷的輕鬆自然對比更大。而美術指導AlanMacdonald的理念,是在最不顯眼的地方彰顯這種差距。「我們可能都很熟悉溫莎堡、巴爾莫勒爾堡(Balmoral)和白金漢宮這些地方,但這齣戲的背景並非這些公眾地方,而是皇室成員的私人處所如英女皇的臥室,我們會拍英女皇於床上看電視,或是在蘇格蘭行宮開車的情景。關於這些私生活的參考資料極之罕見,初時令我有點手足無措,但很快我便視之為視覺設計的好機會。」 其中一大景點,是位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。作為英女皇私人擁有而非國有的住宅物業之一,巴爾莫勒爾堡由維多利亞女皇和皇夫阿爾伯特設計,原本的概念是為調劑一下皇室生活的一本正經。在德國裔皇夫的影響下,城堡的蘇格蘭男爵風格融入了哥德復興和都鐸時期的特色,有德國巴伐利亞國皇路維希二世打獵行宮的影子。而這令Macdonald的工作倍添困難-不少城堡主人得知電影題材後拒絕借出物業,結果只能從廿來幢城堡中挑選三幢:鴨巴甸郡的(ClunyCastle)、因弗內斯郡的(GlenfeshieEstate)、艾爾郡的(BlairquhanCastle),這些城堡更是從未曝光的。 Macdonald指出,他們要製造一些沒有時代特徵、融和傳統與家庭郊區別墅的布景。這齣戲內的皇室家庭生於戰後,因此遺留著那個年代的樸實和正規風格,這反映在他們的心理以至居所的設計及用途裏。Macdonald說:「英女皇是很節儉的人,她選用電暖爐而非中央暖氣系統,巴爾莫勒爾堡彿彷是她逃離浮華白金漢宮的避難所。」因此,戲內的巴爾莫勒爾堡沒有紅或藍色,只有灰和杏等貼近大自然的顏色,連當時維多利亞女皇迷戀的蘇格蘭格子絨呢都改用較柔和的色調,以營造一種正統、整齊和精確的感覺。 相比之下,貝理雅伉儷的居所截然不同。「從參考資料可見貝理雅伉儷活得像學生,他們沒有皇室的拘泥,只是一對育有幼兒的夫婦,就像其他同類夫婦一樣生活。他們的家有點亂,但同時亦較輕鬆自在,給人較溫暖的感覺。」這種特色更延伸至唐寧街首相府,Macdonald說:「我覺得新工黨把放鬆、親民的哲學帶到唐寧街,所以首相府摻雜著當代感與舊時代的殘餘風格。」 服裝師ConsolataBoyle面對的挑戰,則是戲裏人物均廣為人識。「我認為不適宜複製他們穿過的衣服,因為那樣做只會令觀眾分心。」她說。「普天下的人都知道英女皇是誰,但很多層面上她卻如謎一樣。所以我希望服飾在感情色彩和思想層面呈現角色的性格,但同時保留藝術創作的空間。 在這方面,她於英女皇在巴爾莫勒爾堡的情節裏獲得樂趣。「在那兒的英女皇是最舒服自然的英女皇,也最能表達她由年輕時代的喜好-優雅,自在,煥發一股獨特的美態。身處巴爾莫勒爾堡的英女皇心情愉快,為表達這一點我選用了暖色的格子裙、威靈頓長統靴和粗皮鞋等實際而舒適的衣著。」回到倫敦這個工作戰場,英女皇和貝理雅伉儷都換上冷色、單色、城市感較重的衣飾。依照錄影帶的資料,貝理雅伉儷的服裝也比較多名牌物品。而英女皇的服裝大部分是度身訂製,其他皇室成員的則有部分訂造、部分租借回來。 演員履歷 海倫美蘭HelenMirren(飾英女皇) 飾演英女皇的英國演員海倫美蘭,是國際知名的舞台劇、電影及電視劇演員,以多變化而有力的精湛演技馳名。在<英女皇>之前,她已演過NicholasHytner執導的<神經大帝>(TheMadnessofKingGeorge)中「QueenCharlotte」一角,並憑此勇奪1995年康城影展的「最佳女主角」,同時獲提名奧斯卡「最佳女配角」。 海倫美蘭於1967年加入舞台劇界,隨即加入著名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公司,參與多齣大製作。1972年,她加入名導演PeterBrook的劇團,開始全球巡迴演出。 她於1960年代末開始銀幕旅程,處女作為MichaelPowell的<AgeofConsent>。而她最突破的角色,相信是JohnMackenzie<TheLongGoodFriday>裏,黑幫頭目卜鶴健士(BobHoskins)的性感情婦「Victoria」一角,影評家立即視她為大有前途的新星。自此,她陸續接拍多套電影,如<Cal>(贏得1984年康城影展「最佳女主角」)、彼得威爾(PeterWeir)的<文明之旅>(TheMosquitoCoast)、彼得格里納韋(PeterGreenaway)的<情慾色香味>(TheCook,TheThief,HisWifeandHerLover)等等。她的第二度奧斯卡提名,來自羅拔艾特曼導演的<高斯福大宅謀殺案>。此外,在尼克高爾的<女子十二不設防>中的演出亦獲金球獎提名。其後,她亦與羅拔烈福於<贖命危情>中大演對手戲。 電視劇方面,1990年代她參與獲艾美獎及BAFTA獎的<重案真兇>(PrimeSuspect),擔任探長JaneTennison一角,此戲最近才煞科。1999年,她憑<ThePassionofAynRand>勇奪艾美獎及金球獎「最佳女主角」。其他作品有<LosingChase>(1996年,奪金球獎)、<DoortoDoor>(獲金球獎、艾美獎、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creenActorsGuild獎提名)、<TheRomanSpringofMrsStone>(獲金球獎、艾美獎、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creenActorsGuild獎提名),以及HBO的<伊利沙白一世傳奇>。 海倫美蘭是資深舞台劇演員,自1970年代起出演多齣舞台劇,包括著名的莎劇<AntonyandCleopatra>,並憑<AMonthintheCountry>獲東尼獎提名、憑<MourningBecomesElectra>獲奧利弗戲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。 海倫美蘭於2003年獲授勳為英國女爵士(DBE)。 米高辛MichaelSheen(飾貝理雅) 飾演英揆貝理雅的米高辛生於威爾斯,於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接受正統訓練,大學二年級時已憑傑出表現獲得競爭激烈的奧利弗獎學金。1991年,尚為學生的他已參與多齣舞台劇,包括<羅密歐與茱麗葉>、<亨利五世>等,被譽為最具潛質新一代演員之一。今次他的角色延續了2003年電視劇<TheDeal>的同一人物,<英女皇>也是他第三度與導演史提芬費雅斯合作。 米高辛的銀幕處女作為<MaryReilly>中DrJekyll的男僕一角,其後他分別參演過<TheLeagueofGentleman'sApocalypse>(2005)、<天國驕雄>(2004)、<LawsofAttraction>(2003)、<妖夜尋狼>(2002)、<再戰豪情>(2002)等電影。 他於1999年憑舞台劇<Amadeus>蜚聲國際。2003年,他藉著<DonmarWarehouse>中「Caligula」一角勇奪<倫敦Standard晚報>戲劇獎、倫敦戲劇影評家獎,以及三度獲提名奧利弗最佳男主角。 占士康維爾JamesCromwell(飾菲臘親皇) 生於洛杉磯的占士甘維爾是圈內備受尊崇的資深演員,今次於<英女皇>中飾演英女皇丈夫菲臘親皇。他於1976年首次接拍電影前已是知名的舞台劇演員,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1995年為<寶貝小豬嘜>配音(獲奧斯卡提名最佳男配角)。此外,他的其他電影作品包括<性書大亨>(1996)、<星空第一擊>(1996)、<幕後嫌疑犯>(1997)、<綠里奇蹟>(1999)等。 施維亞森絲SylviaSyms(飾皇太后) 飾演英女皇母親的SylviaSyms是英國最家傳戶曉的演員之一,當年她尚在就讀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時,已被導演HerbertWilcox及其妻(即名演員及舞蹈家AnnaNeagle)賞識,接拍1956年的<MyTeenageDaughter>,隨即又參演<NoTimeforTears>(1957)。 1950、60年代,SylviaSyms的代表作有<Ice-coldinAlex>(1958)、<FerrytoHongKong>(1959)、<ConspiracyofHearts>(1960)等。較近期的作品,則有<移魂殺機>(I'llSleepWhenI'mDead)(2003)、<海神號遇險記>(ThePoseidonAdventure)(2005)。 SylviaSyms憑<WomaninaDressingGown>(1957)及<NoTreesintheStreet>(1958)兩度獲提名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,亦藉著<TheTamarindSeed>(1974)獲提名最佳女配角。 阿歷真寧斯AlexJennings(飾皇儲查理斯) 接受正統戲劇訓練、奪獎無數的阿歷真寧斯飾演皇儲查理斯,他的電影及電視劇作品包括<WarRequiem>(1989)、<仲夏夜之夢>(1996)、<TheWingsofaDove>(1997)、<再戰豪情>(2002)。 憑著爐火純青的戲劇演技,阿歷真寧斯分別於1989年、1996年、2003年獲奧利弗戲劇獎,並獲得倫敦影評圈戲劇獎、<倫敦Standard晚報>戲劇獎等。 海倫麥歌莉HelenMcCrory(飾彭雪玲CherieBlair) 實力已於舞台劇界獲得肯定的海倫麥歌莉,今次飾演貝理雅的妻子彭雪玲。她參與過的電影有:<情逢敵手>(2005)、<凶汽球>(2004)、<基度山恩仇記>(TheCountofMonteCristo)(2002)、<吸血迷情>(1994)。 海倫麥歌莉於電視和電影的精彩演出,令她早於1995被選為RichardBurton獎的「最具潛質新星」。其後她憑電視劇<NorthSquare>獲廣播傳媒協會獎的「最佳女主角」;1997年又以<Streetlife>勇奪BAFTA獎「最佳女主角」。2002年,她憑<DonmarWarehouse>獲<倫敦Standard晚報>戲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。最近,舞台劇<AsYouLikeIt>再令她獲奧利弗戲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。 幕後人員 導演 史提芬費雅斯StephenFrears 1941年生於英國曼徹斯特的史提芬費雅斯,最初跟隨LindsayAnderson、KarelReisz及AlbertFinney開展拍攝生涯。於1970年代,他為BBC拍攝電視劇,已憑<GoingGently>贏得共四項BAFTA獎。 史提芬的處女電影為<Gumshoe>,其後又製作了<BloodyKids>、<TheHit>;探討同性戀、種族主義和80年代政治狀況的<歡樂洗衣店>(1985)。史提芬費雅斯的作品饒富社會和政治含意,常有挑戰性別和社會習俗的角色,如關於著名及傳奇性英國劇作家的<留心那話兒>,以及講述倫敦落後地區裏,不同年代的人們之間那跨文化的愛情與衝突的<SammyandRosieGetLaid>(1987)。 1988年,史提芬以<孽戀焚情>(DangerousLiaisons)進軍荷里活,演員包括格蘭高絲、尊麥高維治、米雪菲花及僅17歲的奧瑪花曼。該戲改編自一本1782年的小說,大受歡迎,勇奪七個奧斯卡提名中的三項大獎。其後的<千網危情>(TheGrifters),不但令他獲得1991年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,更贏得坊間肯定他為同期的導演中最具才華的一人。 其後,史提芬繼續攝製美國及英國電影如<Hero>(1992);改編自愛爾蘭小說家RoddyDoyle作品的<TheSnapper>(1993)和<TheVan>(1996);以著名小說中雙面人DrJekyll和MrHyde故事為題、茱莉亞羅拔絲及尊麥高維治主演的<MaryReilly>(1996);活地夏里遜、比利合德、彭妮露古絲及柏德詩雅亞桂蒂主演的<非戀不可>(1998);以幽默角度探討「承諾」的<失戀排行榜>;2000年的<Liam>。 2002年的威尼斯影展作品<天使夜驚情>由柯德莉塔圖主演,講述英國偷渡者為居留權賣器官的人間慘劇。史提芬憑此影奪得SergioTrassatti獎、九項國際大獎包括南岸獎最佳電影、<倫敦Standard晚報>戲劇獎(2003)、英國獨立電影獎,以及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提名。 2003年,探討白高敦與貝理雅關係的電視電影<TheDeal>,為史提芬贏得2004年BAFTA獎的「最佳單元劇」。他最近期的電影為2005年的<歌舞廳最後一夜>。